目錄

新冠調查收近2100份意見 大流行支出5770億經濟恢復好

【本報坎培拉訊】總理和內閣部已發布了聯邦部門、州政府、衛生、社會和社區組織、公司、行業團體和個人向新冠調查提交的近2100份意見書。

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去年宣布對大流行應對措施進行調查,新冠應對措施規定為各州和領地提供了實施嚴厲封鎖和限制的免費通行證,這些封鎖和限制被認為削弱了澳洲經濟並將衛生系統推向了邊緣,遭到嚴厲批評。

數據顯示,新冠大流行期間,政府一共進行了2.47億次新冠檢測,舉行了78次全國內閣會議,有6萬人在北領地Howard Springs隔離檢疫,具有全國意義的傳染病事件日持續時間1340天,衛生部門關於新冠的社交媒體發文1.9萬條,針對圍繞疫苗的錯誤或誤導廣告開出166張罰單。CovidSafe 追蹤應用程序面臨「許多挑戰」,「對進行接觸者追蹤的公共衛生工作人員來說是個負擔」。

財政部提交的新冠調查報告中說,澳洲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強於預期,比許多其他發達國家恢復更快」,部分原因是與其他國家相比,疫情對健康的影響不那麼嚴重。政府新冠大流行支出5770億元確保了大流行後經濟更快復甦,其中包括聯邦用於直接經濟和衛生措施的支出3,430億元,以及州和領地的支出2,340億元,合計佔GDP的28.6%,政府積累了221億元盈餘,約佔GDP的0.9%。

JobKeeper是澳洲最大的勞動力市場幹預措施,在六個月內耗資1300億元,為400萬名工人每兩周提供工資補貼,該計劃兩次延長,避免了多達 80 萬個工作崗位的流失。

不過社會服務部提交的文件稱,大流行時期收入補貼的放寬確保了資金更快流出,但取消了誠信檢查,「導致付款準確性下降」。造成了「補貼資格和報告要求方面的混亂」,支付凍結造成了潛在債務積壓,導致這些債務現在「更古老、更複雜」 。

而衛生部提供的報告數據顯示,雖然2021年6月的疫苗浪費率一度低至0.72%,但之後新冠疫苗需求下降導致澳洲出現供應過剩,截至1月份,澳洲新冠疫苗的浪費率已激增至35%以上。

澳洲人權委員會AHRC收到2662起與新冠相關的投訴,AHRC專員芬利在提交的意見中批評封鎖、邊境關閉和學校關閉等其他限制措施造成的侵犯人權行為,稱澳人被要求忍受和平時期有史以來對人權施加的一些最重大的限制,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和社區影響,聯邦政府決定對從某些國家飛往澳洲的任何人處以罰款和監禁,尋求回國的公民定為犯罪,這是澳洲首次採取非常規措施,是「非同尋常的一步」,導致 9000名澳洲公民滯留在印度。

雖然邊境關閉讓澳洲有時間加強衛生系統和獲得疫苗,不過內政部承認檢疫安排方面存在問題。 該部門已向新冠調查小組提出 13 項建議,包括立法修改,以提高澳洲應對未來流行病的準備程度。

AstraZeneca也向調查提出了四項建議,包括允許製藥公司公開回應對疫苗的擔憂、建立國家醫療製造工作小組以及持續監測新冠病毒突變和變種。

輝瑞Pfizer提交的文件稱,在任何一年中,發生與新冠疫情類似影響的大流行病的可能性約為2%,為了改善澳洲對下一次大流行的反應,需要積極主動的規劃並更廣泛、更早地提供疫苗和治療方法。 採取行動的時間是在非大流行時期,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更有效應對。(子力)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