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拜特首辯 主流美媒咸認拜登表現欠佳

【本報綜合訊】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美國主流媒體認為這90分鐘期間現任總統拜登的表現一如民主黨所擔心-缺乏活力和鬥志,對手特朗普則一反常態保持相對冷靜克制。
華爾街日報以「表現起伏」(unsteady performance )形容拜登表現;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都以「掙扎」(Struggled)形容,主辦這場辯論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乏善可陳」(poor showing)形容拜登。
至於特朗普,華郵與紐時都認為他在關鍵議題時閃躲,並在社會安全、環保、國會山莊暴動、食品價格上漲等屢屢扯謊;CNN以「避重就輕」(deflection)形容特朗普表現。紐時與CNN並在網頁以大量的Fact check逐一澄清特朗普誤導之處。
華爾街日報認為今晚幾個重點與觀察面向,包括特朗普遇到問題時會避免直接回答,也保持相對克制,而拜登有時似乎會失去邏輯思路,也苦於應對外界對他高齡的擔憂。
遇到自己官司遭定罪,特朗普會轉移話題並拉同樣也有官司遭定罪的拜登兒子韓特(Hunter Biden)下水。
在美國民眾關切的墮胎權上,特朗普表現出願允許民眾能繼續取得墮胎藥。拜登則表示他要恢復保障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釋憲案。
兩人也在烏克蘭議題上發生爭執,特朗普指責拜登應為導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負責,還抨擊美國援助金額過多;拜登則說是他團結北約與全球數十國應對俄國侵烏,反批特朗普助長俄國總統普京氣焰。
在政策相關的交鋒上,拜登和特朗普互相指責對方是爛總統。特朗普一再對國家狀況發表言過其實、世界末日般的言論,而從邊境到通膨等一系列政見上,都看不出兩人有在努力爭回不喜歡自己選民的認同。
華爾街日報認為,拜登嘶啞的聲音以及不時出現令人難以理解的反應,無助化解選民對他年邁的擔憂,可能還會讓問題加劇。他妥妥像個81歲老翁,在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主題時,拜登還似乎對某些語彙一片茫然。
兩人下一回辯論訂於9月10日,由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主辦。
紐時認為,這次嚴格的辯論規則反更凸顯拜登的短板。
昨日這場CNN舉辦的辯論應拜登團隊要求,主持人可以在未輪到其中一方發言時將麥克風關成靜音,以免4年前辯論時特朗普屢屢插話打斷對方的亂象。
在提出對頂層美國富人加稅時,拜登的聲音逐漸減弱,甚至思路走調,還出現口誤說「擊敗醫療保險」;特朗普耐著性子聽完,順勢反酸「好吧,他是對的,他確實打敗了醫療保險」。
紐時指出,特朗普借力使力,靜等對方回答完主持人提問再做回應,語調平穩且刻意克制。由於不能插話,拜登的失誤就格外被放大。
一群民主黨眾議院議員們表示,他們一起看完辯論,坦承這是場「災難」,一度有人討論是否要換人代表民主黨參選。
華郵認為,特朗普迴避好幾個直接問題並扯出大量謊言,扯謊時也未受主持人制止,更凸顯聲音沙啞的拜登表現掙扎。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