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國產片《這周五的遊樂場》獲亞新獎最佳影片

【本報訊】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下稱「上影節」)即將迎來尾聲,今年金爵獎亞洲新人單元獲獎名單率先出爐,共5部作品分獲6大獎項。其中,中國電影《這周五的遊樂場》斬獲「最佳影片」獎項,印度電影《以火之名》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兩大獎項收入囊中。本屆亞洲新人單元評委會主席曹保平表示,此次獎項評選過程實屬不易,但「亞洲新人單元的價值正是在於可以看到亞洲不同國家的新導演在創作中的區別,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創作方法,讓彼此之間交融和互相學習。」

今年亞新獎最佳影片《這周五的遊樂場》聚焦了中年女性在夾縫中的生存困境,講述護士宋倩在面對丈夫不辭而別、女兒和母親健康堪憂的情況下,從「一地雞毛」的瑣碎與混沌中掙扎向前的生活。該片導演曾志對於獲獎充滿興奮之情,他表示每一次來到上影節都有新收穫,該片也是曾志的首部電影長片。在創作過程中,曾志從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出發,設身處地地投入角色生活情境,讓影片在同類題材作品中展現別樣魅力。在他看來,創作者要有強烈的表達慾望,因為抓住表達衝動是打造一部優秀電影的基本前提,他希望通過影片把深度思考帶給觀眾。

中國電影產業新人湧動

印度電影《以火之名》在今年的亞新獎單元收穫兩大獎項,該片也在上影節期間實現了世界首映。影片導演阿比拉什·夏爾馬表示,此次影片涉及到了多種語言,劇中角色也受到了生活當中很困苦事件的困擾,「我為什麼用畫面處理都用了黑與白,是因為希望通過黑白對比衝擊的顏色,表達強烈的情感。」不過,在電影的最後,出現了斑斕色彩,阿比拉什·夏爾馬希望通過此舉帶給觀眾希望,「電影一定要給觀眾一絲希望,未來還是可以看到很多色彩的感受,這是特別的設計。」

根據上影節官方數據,今年亞洲新人單元共收到314部新人作品的報名,來自亞洲2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182部是世界首映,佔比6成,中國影片報名數量位於第一,共121部,佔比38%,這也體現了中國電影產業新人湧動的良性發展態勢。曹保平坦言:「在評選過程中,其實我們也會有強烈的爭執,整個過程也是比較複雜糾結的過程,才找到了那顆『珠子』。」但他亦指出,這些新導演們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賦予了他們創新活力,而亞洲新人單元也成為彼此交融學習的平台。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