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家暴罪犯廣泛使用追蹤設備 法律未跟上科技進步需解決

【本報布里斯本訊】基倫經營一家名為Concentric Concepts的監控安全公司,和昆州警方以及家庭暴力應對組織合作,他說他經常接到女性打來的電話稱感覺到自己被監視。

這位前警官表示,他經常被要求清理汽車,尋找可用於監控活動的GPS追蹤設備的跡象,現在這類設備很便宜,也很容易買到,在網上從海外訂購後四五天就能收到,而反監控技術卻還無法跟上,問題越來越多。

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應用倫理和網路安全研究員塔夫利說,昆州乃至澳洲都缺乏對追蹤設備或藍牙設備的監管,法規和進步的技術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很明顯,現在需要對追蹤設備的監管進行法律改革。

而新州犯罪委員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也發現,現在許多售賣間諜設備的商店「故意忽視」顧客使用追蹤設備的意圖。從私家偵探和間諜商店購買追蹤器的顧客中,近40%因家庭暴力或組織犯罪而被警方所知,82%的追蹤設備犯罪與家庭暴力有關,而一些私家偵探和「間諜商店」甚至提倡非法使用監控設備,並向顧客提供非法監控服務,應對家庭暴力犯罪者廣泛使用追蹤設備已經是緊迫問題。

昆州法律改革委員會(QLRC)在2020年的一份報告中就指出,該州有關監控設備的法律存在「漏洞和不確定性」,而鑑於追蹤技術在日常設備中的廣泛應用,很難根據設備的預期用途或設計來確定其使用目的,很難進行監管。

昆州律政廳和律政廳長發言人說,報告的建議很複雜,政府仍在考慮中,現已經採納了該報告的一項關鍵建議,即禁止在未經他人同意的情況下對他人使用追蹤設備。

DVConnect臨床治理總監汀利說,家庭暴力施暴者越來越多地使用追蹤設備來監視和控制他們的伴侶,科技促成的虐待是她聽到的大多數家庭虐待案件的一個因素,這可能會從看似良性的行為開始,例如共享藍牙連接、過度發短信,然後逐漸發展到要求訪問密碼和監控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需要對追蹤設備進行更嚴格監管

新州犯罪委員會的報告建議聯邦政府與業界合作,針對追蹤設備制定反追蹤措施,並限制不具備該功能的設備的銷售 。(在這裡)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