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澳洲即將在12月實施全球首創的「16歲以下社交媒體禁令」,不過政府委託進行的年齡驗證技術試驗中,有15歲青少年被誤判為37歲成年人,另外也被指存在增加隱私洩露風險可能,這也引發這項號稱「世界領先」的禁令能否能真正實施的強烈質疑,一些專家已經提出擔憂,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教授莉吉文說,「我認為這項禁令根本不可行」。
由英國年齡驗證機構Age Check Certification Scheme與軟件諮詢公司KJR主導的實驗結果公布初步報告。
儘管該項目主任艾倫稱「沒有重大技術障礙」,不過有媒體發現,在面部掃描技術測試中,85%案例的年齡判斷誤差範圍達18個月,更有青少年被系統誤認年長22歲。
除此之外,初步報告還發現「令人擔憂的證據」,顯示在缺乏政府具體指導的情況下,一些社交媒體公司「過度預期監管機構最終對未來調查可能需要的資訊的需求」,其中包括一些供應商被發現正在開發工具,允許執法機構和監管機構追溯驗證步驟,「這可能會因不必要且不成比例的資料收集和保留而增加隱私洩露的風險」。
研究還發現,沒有「一刀切」的技術,平台必須確定哪種技術最適合其需求。
雖然該禁令僅適用於年輕人,但很可能還會要求成年人向社群媒體提供者核實年齡。如果科技巨頭未能採取「合理措施」阻止兒童和青少年使用其平台,將面臨最高5,000萬元的罰款。違反禁令的青少年家長不會受到任何處罰。
政府和反對黨都認為,此舉對於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是必要的。不過自從禁令宣布以來,人們一直在質疑現有技術是否能夠充分監管社群媒體用戶的年齡。目前政府的年齡驗證方式還未確定,政府拒絕強制採用單一技術,也未公布具體標準。
政府未將此次試驗視為社群媒體禁令能否實施的測試,也未將其視為確定將某種產品或方法強加於科技公司以使其履行新法律義務的程序,預計完整結果將於下月底提交給通訊部長,並於今年稍後公佈。
聯邦通訊部長的發言人仍堅稱禁令是「保護孩子的正確一步」,最稱終評估結果將提交給網絡安全專員,指導法律實施,電子安全專員發言人也對初步結果表示歡迎,病強調將綜合評估各項技術。
面對質疑聲浪,艾倫承認「沒有單一的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不過他也提出遞進式驗證架構的設想。例如分為初階篩查,通過舉手自拍、語音辨識等簡易方式年齡推斷,然後運用AI分析生物特徵,必要時再使用文件驗證,不同平台也應該根據風險評估選擇方案。
艾倫說,就像煙草管制一樣,我們不可能完全杜絕未成年接觸,重點在於降低風險。(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