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侯巴特訊】要激怒侯巴特人,一個可靠的方法就是談交通,侯巴特市議員兼交通投資部門主席波賽爾特(Ryan Posselt)說,侯巴特確實面臨一些獨特的交通挑戰。
波賽爾特說,侯巴特澳洲其他省會城市更複雜,沒有從北到南的繞行道路,所有城市交通都必須通過都市本身,這種瓶頸意味著一旦發生事故,大侯巴特地區的交通會受到嚴重影響。
根據澳洲國家統計局ABS的數據,大侯巴特的人均汽車出行率在澳洲所有都市中最高。
這種對汽車的嚴重依賴最終也可能會讓居民付出代價。
現在,該市未來的交通計劃鼓勵更多的通勤者騎單車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侯巴特市議會最近批准了2024年交通戰略,側重於增加「適應氣候變化的高效交通」,一個重點是自行車道安排。
最近,一些道路已經開始升級。
塔州單車網絡的赫瑟林頓說,升級將為更多人提供騎單車通勤的選擇。侯巴特的問題是,在許多情况下,除了汽車,我們沒有真正的交通選擇,現在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公路上騎行時感到舒適,其中大多數是男性,希望升級會改變這一點,能夠讓更多的女性騎行,更多有孩子的家和老人庭騎行,以及老人騎行。
赫瑟林頓還希望侯巴特的公共交通選擇能够連接單車騎行,讓人方便在車站停車換乘。
不過,雖然單車騎行好處多,但是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城市規劃師和研究員利姆的一項研究發現,30%的人認為騎單車的人有時沒有人性,戴頭盔的人被認為比沒有頭盔的人更被認為不人性,而穿安全背心、不戴頭盔的騎手被認為是最不人性的,會讓人聯想到一些群體。
另外,由於澳洲單車基礎設施很差,有人會覺得單車擋了自己的路。
根據2019年大侯巴特家庭旅行調查,2%的工作日通勤是騎單車。
對此,利姆說,只要將這一比例小幅新增就可以改善都市的交通流量,並提高民眾對騎單車者的看法。在單車運動更為普遍的國家,單車運動已經完全正常化,挑釁行為要少得多,很明顯,只要有了基礎設施,大家就會慢慢開始騎行。(子力)